查看原文
其他

DRC代表委员访谈①丨全国政协委员张来明:深刻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周子勋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9-11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张来明


■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周子勋



  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并提出“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等重要要求。


图片来源/新华社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深刻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又该如何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就相关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党组成员张来明。
  


深刻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中国经济时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新征程推动发展的战略任务。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一系列新要求。对此,我们应该如何深刻认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张来明: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抓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具有首要意义和牵引作用。因为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部署,实际上是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经济建设作出的部署。这里的新发展格局,实际上就是新的经济发展格局;这里的高质量发展,实际上就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战略部署更具纲领性和时代特色的要素有两个,一个是思想层面上的新发展理念,一个是实践层面上的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包括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明确要求。“内生动力”这四个字极为重要。说到底,一切事物没有内生动力,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就谈不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立自强,就没有光明前途。因此,哲学家讲,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政治家讲,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而二十届中央政治局新年第一次集体学习又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主题进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进一步诠释了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也进一步显示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新时代新征程首要任务的历史地位。
  


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



  中国经济时报:如何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

  张来明:
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必须把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基本抓手,牢牢把握和扎实贯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要求,也就是牢牢扭住相关工作着力点。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提出了几个工作着力点:一是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二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三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四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五是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六是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与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在一起部署了五方面的重点工作:一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四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新年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明确了以下工作要求:第一,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国内大循环动力和可靠性;第二,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第四,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第五,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

  我们要全面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经济现代化。

  构建新发展格局还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一直强调的,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方法。实践证明,无论是我们过去的“大跃进”、价格闯关,还是俄罗斯当年的“休克疗法”,都是重大历史教训。我们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一条经验是渐进式,不是激进式。总之,搞改革、搞发展,都不能冒冒失失地搞,胆子要大,步子要稳。经济发展的稳中求进,还有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就是邓小平同志讲过的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我国长治久安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解决好分配问题。经济越发展,社会财富创造出来越多,越是要处理好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等不得,也急不得,“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也就是说,要通过分好“蛋糕”来进一步做大“蛋糕”,实现分好“蛋糕”和做大“蛋糕”的良性循环。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同时要看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态势明显,国际上纷纷调高了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还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包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只要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就能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稳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对此应该有高度信心,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坚定不移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热点链接

问政2023①丨5%左右!今年预期增长目标提振发展信心

●书记市长论坛丨杨军: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

●专访丨刘尚希:5%的预期增长目标是务实的可实现的

总  监  制丨王辉 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陈姝含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